“创新与融合:互联网时代金融期刊影响力与学术生态建设”研讨会在肇庆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9-05 17:41:5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7826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与广东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创新与融合:互联网时代金融期刊影响力与学术生态建设”研讨会在肇庆市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钱蓉、应用经济学学科执行主编万晓琼、编辑许晖、万千,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春阳、广东金融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马龙海以及来自《金融评论》、《金融监管研究》等全国24家金融期刊近40名主编、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和资深编辑出席会议。

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主任宋启林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钱蓉在致辞中介绍了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建设和发展情况。广东金融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金融经济学研究》主编马龙海在致辞中介绍了广东金融学院及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主任朱太辉、《新金融》副主编王辰、书报资料中心编辑万千、《金融经济学研究》主编马龙海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程炼认为,网络时代期刊功能由内容提供到质量鉴定转变,期刊运营已经由信息提供者向吸引读者的方面转变,期刊必须要面对作者需要什么、读者需要什么。未来期刊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程序与结果的正式性、内容的系统性和结论的权威性。办好学术期刊,学术声誉是第一生产力,其次要重视高弹性的资源与客户,最后,要加强编辑自身能力建设。

朱太辉认为,互联网时代期刊运营面临三个现实问题:第一,如何看待作者名气和文章质量的关系。高引用率文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文章质量高,作者名望大”,类似于债券发行时的“债项评级高、债务人评级高”。第二,如何看待期刊文章和期刊发行的关系。没有好的文章,期刊发展是无米之粥;没有好的发行,期刊发展是无水之舟。第三,如何看待前沿研究和传统研究的关系。 期刊发展不只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服务性工作”,更是背后默默的“创造性工作”。期刊创新融合发展的本质是差异竞争+协作发展,要实现金融期刊创新融合发展需要建立有力的共享互助机制。

王辰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核心期刊在金融经济理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期刊的学术影响是巨大的,要承担起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引的重任。

万千介绍了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的刊物定位、栏目设置以及选稿流程与思路,并对《金融与保险》20142016三年的转载情况进行了分析

马龙海认为,互联网时代期刊呈现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第一,信息传递的精准性,网络时代信息爆炸,需要精准地把期刊信息传递给最需要的人;第二,期刊角色是论文质量的评鉴者,办刊质量高低取决于办刊人鉴赏文章的能力;第三,期刊发展协同化,单个手段、单一方式乃至单一期刊都难以实现跨越发展,多种因素协同是期刊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未来期刊创新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国际化、特色化和智库化三个发展方向。

在金融期刊圆桌会议环节,各金融期刊编辑部代表畅所欲言,对当前形势下金融期刊如何找准位置、提高质量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并就办刊经验进行交流,提出了更新在线投稿系统、加强与高校交流、微信推广等具体措施。

金融期刊联络机制研讨由万千主持,与会代表对这一倡议反响热烈,商定成立金融期刊联盟,加强期刊交流合作,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学术传播方式,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维护良好学术生态,共谋期刊发展。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创新与融合”这一主题,总结金融期刊建设经验,对提高金融期刊影响力、促进金融期刊生态建设、建立金融期刊长效联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版权所有@ 201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