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评价推动学术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0-03-29 16:23:39   作者: 廖冲绪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学术论文是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是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其质量高低反映了学者的研究能力和治学态度。构建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全面客观精准评价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推进学术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一、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评价的认知

       学术期刊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学交流的重要工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是衡量高校、科研机构论文学术质量、人才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被纳入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等多项制度之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一直是高校、科研机构信得过、用得上的优秀期刊。同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中,也更加合理的体现了各类科研机构学术的整体发展质量和发展趋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因其“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的理念和始终坚持的精品意识,得到了各类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术品牌。

       评价是一门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更有其复杂性、交叉性、丰富性。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以及体现科学价值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能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引正确方向,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助于改善学术界“科研浮躁”的不良风气,有助于学术研究成果回归质量导向,有助于优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究资源配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评价必须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初心,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评价只是方法工具,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分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意义与积极作用,防止评价的异化,将科学价值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最终的落脚点,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繁荣发展。

       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推动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的统筹并进,始终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看作智库建设的一体两翼,明确提出“基础理论勇攀高峰,对策研究敢下深海”的发展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打造“坚强理论阵地、高端新型智库、一流学术殿堂、重要传播平台”。要评价,但不唯排名论,让评价归初心,以评价促改革,在各类评价中强优势、补短板,始终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模式,转化发展动力,为学术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贡献力量。

       1.坚持以学术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学术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激发科研人员研究新动能,不断推出高质量学术成果。一是争取立项高级别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2019年我院立项国家社科基金20项,其中冷门绝学、国别史专项、后期资助、重大招标均有斩获。二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团队,推出高质量成果。在我院优势学科,如农村经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巴蜀文化研究,及特色学科,如民族宗教研究、中国神话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长征文化研究等方面出精品力作、出创新思想、出杰出人才,推出核心期刊论文近100篇。三是依托高端学术会议,搭建平台,扩大学术影响。2019年我院共举行国际国内各类会议30余场,通过高端学术会议,推出高水平学术论文 。如“第八届中印论坛”“新时代藏羌彝走廊发展论坛”“2019成渝经济区发展论坛”“第四届两岸关系天府论坛”“第三届全国社会科学青年论坛”等,汇集论文数百篇,成为国内外学者交流、学术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学术影响力。

       2.坚持以制度改革引领学术创新

       制度是指挥棒,是风向标,好的发展理念必须有好的制度配套。2019年我院大力推进科研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修订完善优秀科研成果后期资助、科研岗位年度考核、课题管理等制度,提高了高质量论文及高质量转载的激励力度,充分调动了科研积极性。同时转变了科研考核方向,灵活了科研考核周期,精简了考核指标,充分尊重科研规律和人才发展,强化科研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协同推进,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将势能转化为动能,进一步激励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

       3.坚持以“五名战略”提升学术影响力

       为推动学术创新发展,我院实施t“五名战略”,即名家、名所、名刊、名院、名网“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力求形成名家人才辈出、名所优势凸显、名刊优势突出、名院质量领先、名网影响力大的发展格局。

       培育名家,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全国知名的科研人才。主要包括德才兼备的学术“领军人物”,杰出研究员、资深研究员,高水平的政府参谋顾问,成果丰硕的学科带头人,享誉社会的学术权威。

       打造名所,即打造国内乃至国际具有整体比较优势的著名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制定和实施了考核引导每个研究所都要完成“2211”工程。一是把研究所建成培育名家、推出精品力作的摇篮。二是要形成理论研究扎实深厚,应用研究求真务实的创新型科研团队。三是要在国家科研项目中成绩突出,能够承担国家科研攻关任务。

       创建名刊,即创建著名学术期刊。要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化水平、开放性合作、市场化开拓的学术期刊,以学术质量为生命,以吸引高水平文章和学者为核心,以提升文章引用率和转化率为目标,建设骨干作者队伍资源库,邀请名家开设专栏或主持专题评论,探索期刊数字化、市场化规律,使之成为我院理论建设和特色资源的学术阵地。

       建设名院,即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为“以研带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的全国知名研究生学院。

创立名网,即把“四川社科在线”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服务创新、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著名网站。

4.坚持服务决策打造“天府智库”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提出加快科研转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四川风格的一流新型智库目标,以“天府智库”品牌为抓手,以“放眼世界、立足全国、服务地方”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为定位,以《川社科研》和《天府智库》专报为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针对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服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充分发挥“新时代省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研究智库”3个省级首批新型智库和“四川藏羌彝文化走廊研究”省级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的优势,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实现了对策应用研究和学术理论研究双轮驱动、融合发展。2019年共获得省部级(含)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10件次。

       着力打造智库拳头产品。2015年以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开展中华智库影响力和中国区域创新指数研究,并发布年度报告,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均产生了较大的反响。201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5-2017)》《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5-2017)》。


        廖冲绪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版权所有@ 2014-2020